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病菌发生变迁,耐药流行病学分析也表明细菌耐药日益严重, 目前泌尿道感染的致病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球菌感染有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儿童泌尿道感染致病菌和抗菌药物之间的关系,提出抗菌药物的应用对策,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儿童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中段尿培养结果来看,临床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球菌比例有上升,如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铜绿假单胞菌也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从致病菌药敏试验分析中,以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对青霉素类耐药性增加明显,临床不宜选用,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比较敏感。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机理主要有灭活酶的产生、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细胞壁中结合部位的改变等。
革兰阴性细菌对一些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这可能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和外膜蛋白变化造成通透性改变有关,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对此类革兰阴性菌保持高度敏感,可能与其易进入细菌外膜并有特殊的膜通透性,与所有青霉素结合蛋白尤其是结合蛋白Ⅱ有较强的亲和力及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有关。
健康热线:0769-8539 9120 健康咨询QQ:1219 8589
医院地址: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村李屋大道
粤ICP备14096770号-9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1859号
Copyright @ www.wsyy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xml地图
本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乌沙医院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