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道炎,在不易定位时统称泌尿系感染。
病 因
西医病因
本病常见的诱因有泌尿道先天畸形(尤其是梗阻性畸形)、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全身免疫力低下、泌尿系异物、结石等。常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也较多见,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血行感染多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上行感染多见于女孩及年长儿。
流行病学
新生儿期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婴,1岁后女孩多见。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淋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其病在下焦,与五脏有关。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1.膀胱湿热
主证:发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甚则尿血,尿道灼热疼痛,尿下淋沥混浊,常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多由于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常,水道不利而致。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可见血尿。湿热化火,熏灼尿道,故尿道灼热疼痛。
2.肝胆湿热
主证:小便频数短赤,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呕恶不食,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湿热之邪蕴结肝胆,郁热下注而致。肝胆湿热,气机郁结而见口苦胁痛。邪在少阳,正邪相争,故见寒热往来。
3.肾阴不足
主证:尿频,尿急,排尿痛,伴低热,头晕,腰酸乏力,舌光红,脉细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患病日久,正虚邪恋所致。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虚火湿热,胶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而见尿频,尿急,尿痛。肾阴不足,故见头晕乏力。阴虚火旺,故见低热。
4.脾肾两虚
主证:尿频,尿急,尿道热涩疼痛,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肢肿面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分析:本证多由于病久损及脾肾所致。脾虚无以制水,肾虚不能化水,膀胱失约,开合无权,而见尿频尿急。尿道热涩疼痛为余邪未尽之证。
健康热线:0769-8539 9120 健康咨询QQ:1219 8589
医院地址: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村李屋大道
粤ICP备14096770号-9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1859号
Copyright @ www.wsyy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xml地图
本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乌沙医院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