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在食物中含量丰富,主要存在于豆类、菠菜、油菜、番茄、胡萝卜及梨、菠萝、柑橘、胡桃与蛋、鱼等食物中,现已有人工合成的叶酸。

人体自身不能产生叶酸,只能从有关食物或药物中摄取。

叶酸为人体细胞生长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质之一。以往它常与维生素B12合用,防治妊娠期与婴儿期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症。

据我国妇婴保健调查研究探明,有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名叫“胎儿神经管畸形”,致死致残率很高。

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区,每年约有患儿8—10万人,其病因与缺乏叶酸密切相关。

我国育龄妇女的叶酸水平普遍较低,其缺乏率为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而该病的发生率与叶酸缺乏率的分布情况恰好一致。

孕妇体内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怀孕妇女。

一是膳食中叶酸含量偏低,或是烹调方法不当,或吸收不良,致使摄入量不足。

二是胎儿在母体内不断生长发育,母体叶酸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也使孕妇叶酸的需要量增加。

在怀孕后,由于母体肾功能改变,使叶酸排出量增加,这些都会造成叶酸的缺乏。故世界卫生组织,每日需摄入叶酸0.4毫克。

医学研究表明,孕期开始后的3—6周,正是胚胎中枢神经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

计划怀孕的妇女,在孕前3个月起,应每日服用0.4毫克叶酸,直至孕后3个月,这样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即可下降70-80%。

孕妇补充叶酸是否多多益善呢?也不是。因长期过量服用,会干扰孕妇的锌代谢,锌元素的不足,同样会影响胎儿发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