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较多准妈妈都会出现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的现象,这又称为“妊娠心烦”,亦称为“子烦”。中医认为,无热不成烦,发生的原因是火热上乘,分为阴虚、痰火之不同原因。
阴虚是因体质阴虚内热,孕后血聚养胎,阴血不足,心火偏亢,热扰心胸,而致心烦;痰火是因有痰饮积于胸中,孕后阳气偏盛,阳盛则热,痰热互结,上扰于心,遂致心烦。
怀孕三把火,孕后身体会逐渐越来越怕热,感觉体热越来越高。西医检查方面,荷尔蒙含量也越来越高。
怀孕期间的表现是内热较甚,假如一过头则可能会使女性深受困扰,严重者还会产生精神官能症,如更年期女性一般,显得神经兮兮,产生一系列心理症状。不过这种妊娠心烦一般而言,症状较为轻微,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若怀孕中后期,出现严重的心烦不安、头痛眼花、胸闷、呕吐等,且可能伴随高血压、蛋白尿,这是“先兆子痫”,不属于妊娠心烦,这是所谓的妊娠毒血症,此时孕妇要赶紧休息。
妊娠心烦,假如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属心火亢盛,可养阴清热、安神除烦,常用麦门冬、生地、黄芩、竹茹、知母等;假如伴随恶心呕吐,头晕心悸,此属痰热较甚,可加用浙贝、竹沥清化痰热。
有心中烦、有胸中烦、有虚烦、有子烦等。诸如此者,皆热也。若脏虚而热气乘心,则令心烦。但烦热而已。别无他证者,名曰虚烦。若积痰饮而呕吐涎沫者,谓之胸中烦,或血饮停积。虚热相搏。以其妊娠而烦,故谓之子烦也。
对于准妈妈来说,心烦在怀孕期间出现频率较高,治疗原则以养阴清热安神为主,常辅以化痰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