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很多人爱去外地旅游,在旅游期间常碰到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假如保暖工作不做好,暴露部位或末梢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影响,易出现红斑,可能还有水疱、溃疡。假如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过长,不仅发生皮肤损伤,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脑中风、冻疮、关节炎等。
我们知道,冻伤事件多数在寒冷地带或醉酒昏迷引起。现在,不少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越来越多,参加冬季户外运动时发生冻伤的概率比较大。还有些户外运动爱好者尝试去攀爬雪山,不慎遇到大风雪天气和团队失散时,易发生冻伤。懂得一些冻伤的自救常识,对有的人来说很重要。
一般来说,全身性冻伤发生率不高,在户外旅游或徒步运动发生的都是局部冻伤。而“局部冻伤”是指,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可分为下面几个级别:
一度: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然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现;
三度: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
四度: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局部冻伤者的急救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把人浸泡在四十多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二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需要进行其他处理。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一般来说,冻伤常发生于高山探险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太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等都会发生冻伤。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其升温。如果仅是手冻伤,可把手放在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及时去医院诊治。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假如全身冻伤,体温下降则比较危险。此时要想方设法做好保暖措施。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冻伤事件已较少出现,但并不等于没有。冬天到比较寒冷的地方旅游时,尤其要注意,保暖措施不可少。假如冻伤发生,有条件者,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反之,就要及时处理。
健康热线:0769-8539 9120 健康咨询QQ:1219 8589
医院地址: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村李屋大道
粤ICP备14096770号-9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1859号
Copyright @ www.wsyy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xml地图
本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乌沙医院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