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病变是指由长时间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肌细胞出现问题,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症状一般表现为疼痛﹑发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疼痛。大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同,时间逐渐加重,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使用相关方式不能缓解。患者常躁动不安、出汗、并伴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明显疼痛,发病时直接休克或急性心衰。
胃肠道反应。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反应,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发热。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伴随疼痛之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时间较长。
心律失常。发病在24小时以内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较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尤其是入院前的主要原因。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休克。由于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
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受累的血流动力改变,心脏收缩力减弱,排血量降低,从而引起心力衰竭,这大多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以及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引起心房和心室肥大。
呼吸困难。通常情况下,患者呼吸拉长或喘不过气来,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乎可恢复正常,但当患者重新开始走动时,喘息可能又马上开始。
胃部不适。心肌缺血引起胃部不适只是憋闷、胀满感,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大便后会有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消失。这时较少会出现胃部绞痛和剧痛或压痛等。
有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心肌的供氧和需氧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纤维化、心肌瘢痕形成。特点为心脏变得僵硬,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健康热线:0769-8539 9120 健康咨询QQ:1219 8589
医院地址: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村李屋大道
粤ICP备14096770号-9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1859号
Copyright @ www.wsyy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xml地图
本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乌沙医院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