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年来说,春节一过,天气会逐渐回暖,正式进入春天节气,可是今年的春季比往年的冬季还冷,中央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那是一拨又一拨啊,如果产妇刚好在这时生宝宝坐月子,保暖当然是要务了,到底春季孕妈咪如何做月子?一起了解一下吧。

春季月子保暖重要
 
尽管已经进入了初春时节,但还有一阵阵的冷空气来袭,让人常常感觉比冬季还冷。因此,医生建议春季里坐月子的妈妈保暖仍然是重要的。不过,保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定时开窗,让早春的新鲜空气进入房间,让产妇和小宝宝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室温一般保持在20℃左右,湿度在60%左右比较合适。要注意的是,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妈妈和宝宝。
 
月子里,产妇的穿戴要注意宽松、舒适。不要穿过紧的衣服,以免影响乳房血液循环和乳腺管的通畅,引发乳腺炎。另外,由于产妇产后出汗多,应该穿吸水性好的纯棉质地的内衣。母乳喂养的产妇,乳汁常常沾湿衣服;血性恶露产后初几天比较多,常污染内裤。所以内衣、内裤应每天换洗,以防感染。
 
月子饮食需清淡,且多饮汤水忌油腻
 
春季气候比较干燥,室内外湿度比较低,所以医生建议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要特别注意多喝水,或者多喝些汤水。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应保证充足的水分,这样不仅可以补充由于气候干燥而过多丢失的水分,还可以增加乳汁的分泌。
 
在月子饮食方面则应以清淡为主忌油腻。春天有许多当季的瓜果蔬菜,产妇可以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尽管补充营养很重要,但产后初几天还是吃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好。特别要注意不宜吃过燥热、过辛辣和过油腻的食物。因为产妇身体消耗大,卧床休息多,还要给婴儿喂奶,油炸、油腻食物及辛辣饮食容易加重便秘,也会影响乳汁分泌,或通过乳汁刺激婴儿诱发湿疹、腹泻等疾病。让产妇喝红糖水、水煮蛋、炖母鸡汤、鱼汤、小米粥的习俗都是好的,如果再配以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更有益于产妇身体复原和哺乳。
 
坐月子适当活动不可少
 
产后尽早地下床活动,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排尿和排便,更可以避免和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尽快使腹肌张力恢复,避免腹部皮肤过度松弛。医生建议,自然分娩的产妇应该于产后6-12小时起床,开始稍加活动,产后2日内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再按时做产后健身操。剖宫产的产后妈妈可推后至产后第3日起床,开始稍加活动,待拆线后伤口不感觉有疼痛时,再增加产后操。
 
在月子里,产妇可以在保证充分休息的前提下适当地做一做产后健身操。例如抬腿、仰卧起坐等动作,这样可以增加腹肌的张力;也要增加缩肛动作,目的是能达到锻炼骨盆肌及筋膜的作用。产后两周,产妇应开始增加胸膝卧位的动作,以预防和纠正子宫后倾。以上的动作每日做3次,每次持续15分钟,运动量要逐渐加大。
 
春季产妇是否可以到室外活动,医生认为要根据产妇自身的体质而定,“体质好的产妇可在产后两周后到室外走一走,但要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时到室外活动一下,而且时间不宜过长,不应感到疲劳为度。”
 
坐月子须预防春季传染病
 
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产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多接触外来人员。而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虽然在母体中获得了免疫能力,但刚刚离开妈妈子宫保护的新生儿抵抗力是有限的,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成为新生儿的致病菌,使新生儿患呼吸道感染。因此医生建议,月子里产妇和小宝宝好都不要和外来人员接触得太多。